“邮政包装真专业!”在紫云县大营镇邮政代办所,前来邮寄香肠腊肉的金先生连连称赞。代办所代办员贺艳熟练地使用隔油包装袋包裹后,将香肠腊肉放入合适尺寸的箱子,迅速用胶带紧密缠绕,称重、计算邮费一气呵成。走进小小的代办所,一排排特别的包装材料特别醒目,土鸡蛋、酸辣椒、甜米酒……但凡镇里能寄出的农特产,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包装材料。村民们拎着土特产上门,代办员总是带着微笑,细心挑选包装,温馨提醒注意事项,周到的服务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
大营镇距离紫云县城56公里,道路多是盘山公路,是距离紫云县城最为边远的乡镇。而大营邮政代办所充分立足当地实际,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截至12月22日,大营邮政代办所共收寄包裹快递邮件7408件,实现寄递收入11.27万元,收寄量较去年同比增长23.33%,收入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19%,是全县首家突破10万元寄递收入的农村支局所,目前收寄量收入规模在全市邮政代办所中排名第一。
小小代办所,是怎么融入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大军,成为行业佼佼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营代办所……
乡味直达 特产“邮”出新销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大营镇农特产品渐渐收获大众喜爱,外出务工乡亲们也时常怀念家乡的美味,而如何将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寄出去一直是大营代办所积极攻坚的难题。
“只要不是禁寄物品,我们想方设法给寄出去,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这是大营代办所对广大客户的承诺,也是他们服务的宗旨。代办所准备了泡沫条、包装瓶、真空机、瓦楞纸箱等各种包装材料和工具,大力宣传特快寄递的便捷性,为家乡特产及生鲜产品的客户提供包装、理货、揽收“一条龙”个性化服务,既扩大了本地小商户的产品售卖范围,又方便了本地村民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寄出,为小商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一旦来到大营邮政代办所,村民的土特产都能找到“安全出山”的“防护服”。在这里,过长的腊肉,马上可以改刀;保鲜食品,现场抽真空;甜米酒、漏斗、防漏包装瓶已准备,即刻“变身”;水果鸡蛋,防挤压泡沫盒准备就绪......而在村寨街道、田间地头,时时也能看到大营所代办员的身影,他们带回村民们的土特产、小型加工厂的手工制品、电子加工品,打包称重,并第一时间拍照给村民们,确保准时寄出。
“多亏了邮政快递,村里的土特产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拓宽销路;消费者也能买到真正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实现双赢。”大营镇关新村委工作人员梁应明感慨道。代办所以窗口服务推动山乡村口转变成美好生活的路口,畅通了农产品进城的渠道,满足了农村日益增长的寄递需求,成为农特产品出山的助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新活力。
服务进村 激发农村市场活力
大营邮政代办所服务范围涵盖1个社区及13个行政村,投递里程245公里,每日投递量200余件。为践行快递进村、消费品下乡,打通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大营邮政代办所进村段道实行“周三班”制,让“快递进村”不再是奢望。而大营乡建设的13个村邮站点,也为快递进村构建了一张服务网,增强了邮政末端服务能力。
沿着蜿蜒的山路,将包裹投递至各个村级站点是代办所代办员吴英凤的每周必做的事。“全程跑完大概需要5个小时!”吴英凤介绍道,由于大营镇代办所地处13个行政村的中心,进村投递过程需要的时间更多。尽管路途遥远,但她始终坚持着跑站点,及时投递包裹,将村民要寄出的包裹带回镇上,为村民们创造更多的便利。村民只需走到村里的站点,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便捷的寄件服务。“在网上下单,很快就能收到!投递员每周都来,还是网购方便。”村民老陈开心说到。不论是村民们网购的种子,还是农具,代办员吴英凤都抓紧派件,确保村民们及时下种,不误农时。
“包裹村里就可以寄,不用再跑到镇上了。”村级站点负责人的一句话,向取件村民宣传了站点收寄服务,道出了邮政服务进村的便利。村级站点的运营搭建起了包裹双向流通的桥梁,大大缩短了村民取件和寄件的时间和距离。此外,村级站点大都设置在村寨的小商店,快递进村为小商店带来额外的客流,村民们在取寄件的同时,往往会顺便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增加了小商超的营业额,投递邮件结算相应费用也增加了村级站点运营者的收入。在代办所的努力下,各个村邮站活跃起来,成为了快递进村的“桥头堡”。站点与代办所互通信息、相互引流,加强宣传,活跃的邮政服务让农村市场渐渐被激活。
小“邮”可为 干事创业“邮”机遇
大营邮政代办所不仅是一个邮政服务点,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创业平台。代办员吴英凤、贺艳这两位年轻且充满干劲的代表,通过邮政提供的就业机会,展现了新时代乡镇青年的风采。
“除了早晚接送孩子上下学时段,大多数村民忙完农活才有时间来办理业务。一早一晚,是大营镇人流量高峰的时间段。我们只有坚持服务时刻在线,全年不打烊才能为大家提供便利。”她们每天8点就到岗,直到下午6、7点,代办所的大门也是敞开的,随时可见厅堂内代办员忙碌的身影,这样的模式已经成为两位代办员的的日常。实际上,大营代办所对外公示营业时间只是周一到周五9点到15点,为了方便大家的时间寄包裹,代办员决定提前营业,延后下班,甚至在周末也会到岗。
“您加一下微信,可以上门取件哦!”对于到店取寄包裹的客户,代办员都会温馨提醒。除了延时服务,代办所建立了一种即时响应的服务体系,在吴英凤、贺艳的微信上,添加的客户有5486名之多,她们为客户进行了简单备注,方便开展个性化服务。如有需要,客户通过微信、电话联系,她们就能为出行不便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实现“服务到家”。
“干豆豉、霉豆腐、五香辣椒面,需要代买的朋友可以联系哦。”每当两位代办员发现好吃的本地特色,都会在朋友圈发布这样的异地代购“0跑腿费”的宣传,也让大营代办所成为了连接家乡和外出务工人员的纽带。对于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代办所非常关照,在微信上分组标记后,时常联系务工人员为其及家属提供相关服务。代办所也会根据客户需求,到指定店家购买,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收到满意的产品。今年六月,蜂糖李上市,外地务工的张大姐想念家乡的“蜂糖李”,但家里老人腿脚不好不便购买寄送。在了解到代办所有代购服务后,她联系了吴英凤。第二天一大早,吴英凤便赶往场坝,亲自挑选并带回代办所打包寄出。两天后,张大姐收到了新鲜的蜂糖李,连连对代办所的服务表示感谢。
“马上到年底了,我们又该准备外出返乡人员的行李包装了!”代办所代办员介绍,现在邮政收费低,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代办所的宣传和服务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和寒暑假返校的大学生们更愿意到代办所先把大件行李衣物等寄出去,让旅途中更加轻松。现在,大营代办所已经成为了大营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孩子在这边上学,孩子外婆家也住在大营。”代办员吴英凤说在代办所工作离家里人近,也能抽出更多时间兼顾家庭。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小小的大营邮政代办所架起了偏远山村与外界的联系桥梁,立足中心点,连通方圆,成为了服务农村关键的“连接点”,既满足了大营镇当地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需求,也为留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未来,还将有更多特色农产品搭上“顺风车”,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大营代办所也将秉承服务群众的宗旨,勇担乡村振兴使命,不断升级创新优化,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和为民服务的重要抓手,与当地群众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柴迪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