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金融促财富金融规模化增长

云南省昆明市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 熊定荣2025-08-21来源:中国邮政报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邮政分公司以客户端“一项业务衍生多项需求”、企业端“一项业务带动多项收入”为转型发展导向,找典型、树标杆,用数据和成效说话,有效避免网点一线在转型发展中“慢热”甚至“不热”的情况,最终实现上下一心、同频同向、共同推进的局面。

  “转型”二字绝非纸上谈兵的口号,而是一场始于足下、躬身入局的实践。昆明市分公司将官渡区邮政分公司作为试点,积极探索以生态金融驱动财富金融规模化发展之路。

  为什么要转型

  从收入增长方面看,储蓄存款代理费率下调,亟须扩大中收弥补收入缺口;随着核心收入下降、利润收窄,以前的业务发展模式必须转型。从客户发展方面看,昆明邮政有效客户在全市人口的渗透率仅为20.38%,客户增长发展动能不足;批量获客动力不足,零资产客户开发效果不佳;中老年客户占比高达68.4%,这类客户长期储蓄愿意强,对利率敏感,在个人储蓄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极易流失。

  转型要做什么

  官渡区分公司深度构建生态金融场景,已形成“商户获客—资金沉淀—财富转化”的良性循环。该分公司一把手牵头部署,启动“商户结算突击战”专项行动。深度调研同业营销策略,制定差异化费率优惠和服务升级策略,抢占市场先机;建立邮银联合走访机制,针对重点商户开展“统谈统签”。2024年,官渡区分公司成功落地5家区域龙头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带动关联商户拓展超300户;建立“日监测、周复盘、月优化”的数据管理体系,通过CRM及收单系统对2.3万家商户进行标签化管理,精准推送财富产品,使商户资产沉淀率提升25%;推动场景建设提质扩面,围绕高频民生、消费升级场景,打造“金融+生态”融合模式。在商超、餐饮、家政等领域,联合头部商户为VIP客户提供客户权益,累计开展场景营销活动超20场,带动收单交易量增长40%,形成了“场景获客、服务活客、生态留客”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夯实了客户基础、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官渡区分公司针对场景客户开展高频投教。一是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为切入点,拓展新客户、吸引新资金,重点提升商贸客群的理财规模;二是针对场景客户收入到账时间不一、资金周转需求高等特点,依托“理财宝”等现金管理类产品,叠加场景支付和“理财夜市”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投资交易时间;三是以两年、三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为突破口,拉动场景客户中长期收益加速增长。

  转型效果怎么样

  官渡区分公司依托生态金融建设实现了财富金融的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末,该分公司累计开发结算商户2.3万户,较上年增长38%,其中25岁至45岁商贸客户占比超70%,形成了极具潜力的中青年客群基础。该分公司累计搭建金融场景27个,实现了场景生态与财富金融的深度融合,带动商户月均交易金额增长超30%,关联绑卡客户超300户,新增AUM超1000万元,实现了场景引流与财富转化的高效联动。

  该分公司把握好场景与商户结算业务的关系,深耕商贸市场,使商贸客群资产规模同比提升42%,带动保费新增1.5亿元;人民币理财有效销量达1.6亿元,占全市邮政的25%,较上年增长205%;新增资管保有量2459万元,占全市邮政的45%,较上年增长37%;基金有效销售额达8615万元,占全市邮政的31%,较上年增长20%。财富客户资产同比多增2.8亿元,私行客户资产同比多增2569万元。

  从官渡区分公司的客户结构来看,中小微商户占比为65%、批发类商户占比为28%。这类客群的资金流转活跃度显著高于普通客户,其账户日均余额、资金周转频次分别是其他客群的2.3倍和1.8倍。这种高频次、高黏性的生态金融服务网络,为财富金融产品渗透创造了天然场景。数据表明,商户购买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的转化率分别为22%和15%,成为财富金融增长的强引擎。截至今年5月末,官渡区分公司累计实现保险收入576.86万元,占全市邮政的28.11%;累计实现保险期交新单保费4051.5万元,同比增长469.3万元,占全市邮政的26.51%;人民币理财保有量新增1.42亿元,占全市邮政的24%;新增资管保有量1642万元,占全市邮政的31%。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昆明市分公司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官渡区分公司的成功经验。盘龙区邮政分公司积极借鉴官渡区分公司的模式,成效显著。今年,该分公司新增结算商户资产4207万元;累计实现保险收入299.8万元,同比新增93.49万元;实现保险期交新单保费2533.9万元,同比增长1616万元;人民币理财保有量新增7206万元,超序时进度17.4%;新增资管保有量230万元。财富客户资产同比多增6669万元,私行客户资产同比多增1278万元。

  转型之路,道阻且长。昆明市分公司将持续深化场景融合,运用数字化工具强化客群画像分析,进一步挖掘商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推动生态金融与财富金融的协同价值最大化,为区域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