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修文县谷堡镇索桥村的猕猴桃园里,藤架交错如织,饱满的果实簇拥垂挂,在斑驳的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不远处,一辆邮政绿色专车直接开进果园路边。邮政工作人员正和果农一起,将刚摘下的猕猴桃分拣、装箱。崭新的邮政专用包装箱在空地上一字排开,迅速被沉甸甸的果实填满,一幅暖心的助农图景徐徐展开。
果园里的“实惠账”:省了运费 暖了人心
在索桥村果农王庆文的20亩果园里,下午3时格外热闹。邮政主播举起一颗刚摘下的褐绿色猕猴桃,镜头推近,果皮上细密的绒毛清晰可见:“家人们看过来!修文猕猴桃个大肉厚,放3至5天便又软又甜。现在下单,我们直接从果园发货!”在一旁的果农王庆文,攥着刚算好的账单,笑得眼角堆起了褶子:“今年发一件猕猴桃(10斤装),邮政运费比别家便宜3至4元。我这儿10万斤果子发完,光运费就能省下三四万元!邮政还免费提供包装物料,果子能完好新鲜地送到客户手里,这服务,没得说!”
物流,曾是制约修文猕猴桃经营的主要瓶颈。如今,修文县分公司把服务直接“扎”进产区——采摘季前,便在全县主要产区设立专项揽收点,还提前备好13万个抗压防震、印有专用品牌标识的内外包装箱。销售高峰,40多人的运营团队蹲点服务,10余台专车随时待命。
截至目前,修文县分公司已为1千多户果农提供专业寄递服务,完成11万件猕猴桃的寄递配送。
“一户中等规模的果农,一年光运费和包装费就能省万元以上。” 修文县分公司负责人张礼书说,“国企的责任就是让利于农。果农少花一分钱,增收的底气就多一分。”
产销端的 “双驱动”:线上带货快 线下造血稳
如何让优质的猕猴桃卖得更远、卖得更好?修文县分公司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打通产销全链路。
线上,依托“邮乐购”等平台,猕猴桃搭上直达全国的“数字快车”。邮政不仅培训果农玩转电商,更把直播间搬进果园。一场场接地气的惠农直播,让网友隔屏感受“枝头鲜甜”。截至目前,线上已售出猕猴桃超10万斤,销售额突破50万元。
线下,修文县分公司充分发挥“邮银协同”优势,联动邮储银行构建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造血赋能”。针对果农生产周转、企业扩大经营的差异化资金需求,邮储银行精准推行“整村授信”模式,简化贷款流程、缩短审批周期,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生产经营贷款超200万元,有效缓解了果农资金压力。同时,还联合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为果农撑起一把“保护伞”。
处理中心的“加速度”:日发万件 时时保鲜
“嘀!嘀!”修文县邮政邮件处理中心内,传送带上有序流动着一箱箱猕猴桃。工作人员黄逢源利落地搬运装箱,他说:“今年猕猴桃寄递量大幅提升,最忙时一天发1万多件,从早到晚不停歇。”
保鲜的关键在于时效。修文县分公司构建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正如一条条畅通的毛细血管,贯通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脉络。如今,快递服务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各村站点都设置了寄递服务站,果农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寄件,再也不用为销售发愁。
通过“生产、销售、运输”一体化服务模式,邮政以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较好地解决了果农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三难”问题,修文猕猴桃的销售版图已从周边扩展至全国,带动果农人均增收上万元,产业效益与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张礼书信心满满:“我们将持续深化惠农合作,完善物流、做强电商、优化金融,为修文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从枝头到舌尖,从深山到全国,一颗颗修文猕猴桃,正搭乘邮政的“甜蜜快车”,把丰收的喜悦与希望,送往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