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跑出高科技——揭秘北京邮票厂《铜车马》雕刻纪念张中的尖端技术
作者:刘洁
时间:2025-02-17     来源:中国邮政报

  北京邮票厂的《铜车马》雕刻纪念张,在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上横空出世,成为集邮界的一匹“黑马”,吸引了无数集邮爱好者的目光。作为向亚邮展的献礼之作,该雕刻纪念张堪称北京邮票厂印制工艺技术集大成者,其选题、背景、工艺、材料均有特别之处。

  纪念张中的“铜车马”图案是新中国第一代雕刻师孙鸿年于1989年专门为《秦始皇陵铜车马》邮票发行所做的一幅手工雕刻作品,并未用于邮票图稿,故此前也从未与公众见面。其布线精准,雕刻细腻,层次丰富,是雕刻作品中的精品。姜伟杰、阎炳武、郝欧三位雕刻师共同从北京邮票厂所留存的上百块手工雕刻钢板中精心挑选,并最终选定其为这次特别纪念张的主图。

  主图选定后,北京邮票厂设计师夏竞秋负责纪念张的整体设计工作。整版纪念张采用四方联的双联张形式,首次以带测控条的完整原始印张呈现。作为《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第1枚“鼎启新章”的设计者,夏竞秋选用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大克鼎器身花纹作为边饰,色彩厚重古朴,与主体铜车马雕刻图案相互衬托,互为呼应,彰显出浓重的历史文化特色。

  北京邮票厂通过先进的3D扫描和激光雕刻技术,以极高的艺术水准完美复刻了孙鸿年精湛的雕刻技艺,雕刻精度可以达到5μm,可以精准还原每一处手工雕刻细节。同时,采用最新研发的高亮、高黑、高触感雕刻黑油墨,更加凸显雕刻线条的质感和立体感,使得这一从未发表过的雕刻精品得以在35年后完美展现在集邮爱好者面前。

  雕刻纪念张蕴含印制材料中的一项“黑科技”——正背变色荧光纤维和多色组合荧光防伪纤维。正背变色荧光防伪纤维的特殊之处在于,当荧光灯分别置于纸张上面和下面时,可观察到同一根纤维分别显示为红和绿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而应用于纸面上的多色组合荧光防伪纤维,在紫光灯下观察时,纤维两端点结构不同(一端实心、另一端空心),同时纤维会有两种不同的颜色(红色和绿色)。这两种防伪纤维均为专用设备制造,微结构独特,具有自主发明专利,极难仿造。两种不同的防伪纤维混合使用,更进一步提升了邮票的防伪性能。

  《铜车马》雕刻纪念张还采用了先进的体全息技术,其左上角以体全息技术印制的亚邮展徽标是一大视觉亮点。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息成像生产技术之一,体全息技术以特殊调配的光致聚合物材料为基础图像记录载体,记录从物体反射出的光的干涉图像。体全息成像薄膜具有既透过又显现的独特性能,实现了可视的三维立体效果,是裸眼辨识物理防伪的最佳选择。

  团花属于版纹防伪的一种,通过复杂的图案和色彩组合使印刷品拥有难以复制的特点;异形网点技术,则将大量的图案文字信息,隐藏在印刷的最小单位——油墨网点之中,仅在放大镜下可见。《铜车马》雕刻纪念张边饰上的图案,以异形网点团花防伪工艺印制,组成放大镜下隐约可见的ZG2024YZGJJYZL字样。隐藏在雕刻线条之中的缩微文字,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成为北京邮票厂献给集邮爱好者的小惊喜,也增加了纪念张的防伪性能。

  除此之外,纪念张中还使用了激光可变打码技术、无墨雕刻技术、金墨和无色荧光油墨等特殊工艺技术,等待细心的集邮爱好者自己去探索、发掘。

  北京邮票厂首次以特别纪念的形式,策划、设计和制作的《铜车马》雕刻纪念张,运用雕刻印刷这一核心印制技术,展现手工雕刻设计师团队这一核心竞争力,巧妙运用多种工艺将现代邮票印制与传统手工雕刻艺术完美结合,使雕刻版邮票这一备受集邮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形式呈现出不可多得的视觉和触觉盛宴,为邮票印制技术发展历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铜车马》雕刻纪念张。

以体全息技术印制的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徽标。

精准复刻的雕刻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