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雄鹰、绿草、湖水……帕米尔高原的风景虽然壮美,但这里因高海拔带来的极端低温、强风、缺氧等恶劣自然和气候条件,让工作和生活都充满挑战。而邮政人始终坚守在这里,用行动践行“确保通邮、使命必达”的承诺。在这里,邮政人早已不只是传递包裹与信件的“信使”,他们扎根高原,将助农惠农的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动能;他们畅通物流脉络,让边境贸易的繁荣之路越走越宽。他们肩头扛起的,不仅是沉甸甸的邮件,更是服务民生、连接内外的责任与担当。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这片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帕米尔高原,正以蓬勃的绿色生机呈现着美好的发展景象。
扎根 以生命底色守护边疆邮路,让“绿”在绝境中生长
采访组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出发,沿着G314国道一路向南,车辆平稳驶过瓦罕走廊,不到2小时便抵达红其拉甫国门。这样的时长,让有着20年邮车驾驶经验的买买提木拉提·阿塔木比克连连感慨:“2006年我刚上班时,这里还是坑坑洼洼的石头路,只能骑自行车送邮件,单程得走一整天。遇上暴雪,一周才能送一次!”
今年44岁的买买提木拉提,是塔县邮政分公司的“老司机”。20年间,他的“座驾”换了三茬:从自行车到电动车,再到如今的汽车;投递频次从“每周一班”变成“每日一趟”;日均处理邮件量从不足30件涨到200多件。“以前村民收快递,得托县城的亲戚朋友捎带,现在县城当日达、乡镇次日达,最远的热斯喀木村,也能4小时从乡镇送达!”
说话间,买买提木拉提的手机响了,是达布达尔乡的村民来电询问包裹投递进度。“早给你放村邮站啦,下班就能去取!”挂了电话,他笑着说,“现在村民网购农资、生活用品都认邮政,咱们这‘准时’的口碑,都是车轮子一圈圈跑出来的!”
红其拉甫国门海拔5100多米,不仅是中国连接巴基斯坦的唯一陆路通道,更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采访组来到这里时,突遇天气骤变,凛冽寒风裹挟着雪粒呼啸而至,气温瞬间降至0摄氏度,让大家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里高海拔、气候恶劣的严酷环境。由此,“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服务”这句话被买买提木拉提生动地用行动来诠释。他为边防战士和戍边民警送来承载着精神力量的党报党刊,也送来饱含家乡温暖的邮包,成为连接边境地区与外界的重要纽带。
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张子昆来自河北唐山,他格外钟爱老家的棋子烧饼,每当老家寄来这份饱含着牵挂与思念的美食包裹,都是买买提木拉提亲手送到他手中。邮车的引擎声对张子昆和战友们来说,就是最亲切的期盼。在一来一往的相处中,张子昆钦佩买买提木拉提风雨无阻的执着,买买提木拉提也感动于戍边民警扎根边疆多年的坚守,这份跨越各自职责担当的理解与敬意,让两人渐渐亲如兄弟。说起邮政服务的变化,张子昆这位“老兵”很是感慨:“邮政始终是边疆和外界的纽带,有了这抹绿,再远的距离都不觉得孤单,而且‘邮政速度’也让距离在不断缩短。”
普遍服务是邮政的“根”与“魂”。唯有将“根”深深扎进泥土,邮政事业才能拥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有个“夫妻邮政所”,工作人员就是艾散图尔·艾米扎与阿依图拉·喀斯木夫妇两人。布伦口乡四周都是荒芜的山峦,邮政所只有40多平方米,却要服务5个行政村、2个边防哨所,覆盖4000多平方公里,服务人口7000多人。在这样地广人稀的区域,送邮难度可想而知。这对夫妇刚结婚一年,因为丈夫不会开车,原本做营业工作的妻子阿依图拉,主动开起邮车去投递。阿依图拉对采访组说:“现在的牧民大部分会使用电脑,也都有手机,因此邮件大部分都是电商包裹。而且现在开展‘邮快合作’,邮件中又有一部分是其他快递公司的包裹。邮件多了,我们的收入也会有所提高。”
隔壁投递室里,艾散图尔正弯腰分拣邮车刚送来的报刊、邮件,货架上“乡政府”“边防连”“村民家”的标签分得清清楚楚。走出投递室接受采访时,他习惯性望向屋后的雪山——那是他当护边员时曾经巡逻的地方。“以前看雪山,想的是守好国门;现在看雪山,想的是别误了村民的邮件。”艾散图尔的话语朴实且坚定。
舒枝 以物流之脉赋能乡村振兴,让“甜”在沃土中绽放
从喀什市区去塔县的路上,马路中央隔离栏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字样很醒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邮政正是这片土地日益繁荣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
初秋时节,帕米尔高原一片金黄,喀什的瓜果到了丰收季,邮政人忙着帮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
伽师县是我国最大的西梅产销基地,西梅种植面积有57万亩,占全国的50%,产量占全国的70%,也是邮政总部级特色产业项目。今年,喀什邮政全力服务西梅产业,不仅已经实现了销售和寄递目标,还超额不少——西梅农产品交易额达198.8万元,是新疆区邮政分公司基础目标的198.8%;寄递收入达249.1万元,是区分公司目标的124.55%。而西梅只是邮政助力的众多农产品之一。
“真的特别感谢邮政!是邮政通过直播,帮我们走上了致富路。现在我们的亩产收入,比以前能多1000多块钱呢!”叶城县宗朗乡的维吾尔族姑娘阿依吐尔逊,脸上漾着笑意,两个酒窝格外明显,语气里满是喜悦。
宗朗乡是戈壁中的一块绿洲,气候特别,气温低、光照足,种出来的豇豆、萝卜品质好。但是以前这些农产品只能在当地小范围卖。后来邮政介入,针对豇豆、萝卜制定了“一品一策”,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解决了农民“卖货难”的问题。
叶城县是新藏公路的起点,“0公里”标志处有“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的题字。“只要从‘心’底出发,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绿色邮政以这份执着,坚定不移地踏上了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
在宗朗乡的九麟甄选合作社产品展示厅里,新疆灰枣、薄皮核桃、手工豇豆干等产品琳琅满目,这些都通过邮政送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手里。合作社总经理郭九麟说,和邮政合作这么多年,觉得邮政作为国企很有担当,服务和效率都无可挑剔,帮合作社实实在在打开了销路。
在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把新鲜玉米放到传送带上,经过剥叶、筛选、蒸煮、包装、杀菌等流程,很快就能产出一袋袋开袋即食的熟玉米。玉米生产出来后,打包、贴面单,叶城县邮政分公司揽投部经理麦麦提艾力·吾布力每天都开着邮车来收件。“每天下午3点前这些邮件就能送到叶城邮件处理中心,第二天就能发往全国。”他擦着汗说,“就是想让邮件送得再快一点。”去年,叶城邮政寄递业务营收达到652.1万元,这背后是每一位邮政人的辛苦付出。
叶城县分公司副总经理冉鹏霞,家人都在外地,她一个人留在新疆,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从业务规划到一线统筹,她都冲在前面。“邮政要做好乡村振兴的‘传送带’。既要把优质农产品送出去,也要把发展信心带进来。”如今,九麟甄选合作社已带动近2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看着邮车装满当天要发运的包裹驶出车间,郭九麟笑着说:“今年我们还签了1000亩萝卜的订单,等冬天萝卜干晒好了,还得靠邮政把这些‘新疆味道’送到更多人手里。”
展叶 以丝路新翼链接中外贸易,让“通”在机遇中延伸
喀什,南倚昆仑山、北望天山,是新疆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如今,喀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城市。借着“一带一路”的机遇,新疆邮政利用喀什地区“五口通八国”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邮政业务在周边国家的服务覆盖范围。
为更好承接这一发展需求,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此前已向集团公司及相关单位提出功能升级申请,并于2024年5月成功获批叠加交换站功能。此举为区域国际物流与贸易往来注入新动能。
喀什地区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薛永峰说,互换局的运营,不仅缩短了国际邮件的传递时间,还帮助跨境电商节省了时间和资金成本。
占地面积达5143.2平方米的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位于喀什综合保税区内。互换局作业现场宽敞整洁,高大的墙面上挂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打造向西开放重要窗口”的鲜红横幅和各合作商的Logo。绿色的隔离网以不同的业务类型,划分出了实物接收和发运的出入口、分拣线及待验区等区域,整体环境既彰显了邮政作业的严谨规范,也让人感受到高效与秩序之美。
为了让通关更方便,喀什邮政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三合一”集约化申报服务平台系统,有效助力海关在快递类物品查验工作中提升效能,确保查验流程更加精准、高效。该系统与升级后的智能查验线相互搭配,包裹只需过机,即可完成“透视”查验,相当于为跨境邮件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完全与海关实现数据同屏比对、风险指令实时交互。
27岁的艾克拜江是新疆鑫九吉跨境电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主管,他坦承是“邮政培养了他”,很显然他和鑫九吉公司都是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的受益者。他告诉采访组,他们公司主要从事一些小型的家电及服装、箱包、玩具的跨境销售,总部设在深圳。“我们现在在喀什综合保税区办完报关手续后,货物6个小时即可到达吐尔尕特口岸,出口时效提高了50%左右。”艾克拜江难掩兴奋地说着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带来的通关便捷,他说如今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马马亚诺夫街邮政国际库最快只需两天。
正如艾克拜江所说,现在,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除了原有业务,还能办理国际邮件通关,丰富了综合保税区的通关服务。特别是和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邮政合作后,进一步推动了邮政和商业渠道业务发展,为喀什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国际贸易通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喀什海关物流监控处监管二科副科长王建琪高兴地表示,此前喀什周边地市及整个南疆的进出口邮件需绕行乌鲁木齐等邮件互换局,如今无需再绕远路,通关便利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分拣员依木热木江·麦麦提克里木正在将一件件邮件放在传送带上,这些邮件正是从这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面对采访组,他的神情里带着骄傲:“看着自己家乡的产品被运到国外,我自己也感到很自豪。”
慕士塔格峰依然高耸,白沙湖水依旧清澈,但帕米尔高原上的“那抹绿”,早已不只是风景的一部分——它是守护边疆的“生命色”,更是助力乡村的“希望色”、联通世界的“活力色”。从买买提木拉提驾驶的邮车,到阿依图拉投送的包裹;从伽师县的西梅基地,到喀什互换局的通关现场,南疆邮政人用坚守、担当和远见,践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承诺。这抹“邮政绿”,会继续在帕米尔高原上扎根、生长,为守护民生、推动发展、链接中外贡献更多力量。
邮政员工在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处理跨境邮件。
投递员在红其拉甫国门投递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