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邮”我丨“好友”高回报投资?西环路营业所联动警方保住客户财产
代淑媛   2025-09-17   

  近日,印江县分公司西环路营业所上演了一场与电信诈骗的“极速较量”。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处置能力,联合警方成功阻止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守住了近4万元财产。

  事发当日,一位市民来到西环路营业所办理取款业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业务规范,引导客户扫描“公安反诈码”进行风险核验,并同步询问取款用途,以排查潜在风险。就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客户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备注为“某商品总监-某经理”。这一细节引起了营业主管的警觉——结合日常反诈培训经验,陌生“高管”身份的来电往往与虚假投资、购物返利等诈骗手段相关。

  营业主管立即主动询问客户来电者的真实身份及沟通事由。客户表示,对方是自己在抖音某群组中添加的“好友”,近期一直以“低价购正品、转卖能盈利”为由,劝说自己先转账购买产品,承诺后续可通过平台高价卖出赚取差价。听完客户的描述,工作人员凭借专业反诈意识,当即判断客户极有可能陷入电信诈骗陷阱,立刻向客户详细说明此类诈骗的常见套路和危害,提醒其切勿向对方转账。

  然而,由于此前已与对方进行多次沟通,客户对“盈利”承诺仍抱有期待,对工作人员的提醒半信半疑。考虑到诈骗分子可能正通过话术持续诱导客户,若不及时干预,客户随时可能转账造成财产损失。工作人员当机立断,一边继续耐心安抚、劝说客户,一边迅速拨打当地派出所的报警电话,寻求警方专业支援。

  接到报警后,民警仅用几分钟便赶到营业所。在客户的配合下,民警查看其手机时发现,客户已被诱导下载了一款来源不明的“购物投资”类APP,该软件正是诈骗分子用于实施诈骗的工具。为彻底切断诈骗链路,民警当场协助客户卸载了涉诈软件,并将对方的客服电话、社交账号等全部拉黑。随后,民警与营业所工作人员共同围坐下来,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向客户系统讲解了“虚假投资返利”“陌生群组诱导消费”等电信诈骗的典型手段、识别技巧及防范要点。

  随着讲解的深入,客户逐渐认清了骗局的真面目,惊出一身冷汗的同时,对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及时介入连连道谢:“幸好有你们,不然我这辛苦攒下的钱就全没了!”

  经进一步了解,客户此前已在对方的诱导下,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等敏感个人信息透露给了诈骗分子。为最大程度保障资金安全,在民警通过电话与客户家属取得联系并核实情况后,客户当场决定将银行卡内的钱全部取出,交由家属妥善保管,彻底消除了资金被诈骗分子盗刷的风险。

  此次诈骗事件的成功拦截,不仅彰显了西环路营业所工作人员“眼尖、心细、敢担当”的专业素养——日常扎实的反诈培训让他们能第一时间识别风险,更凸显了“警银联动”机制在防范电信诈骗中的关键作用。二者的高效配合,为群众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在此,西环路营业所联合警方再次提醒广大市民:面对“低投入、高回报”“零风险、稳赚钱”等诱惑,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轻易添加陌生社交账号、加入不明群组,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身份证、银行卡、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下载非官方渠道的APP。一旦遇到可疑情况,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网点工作人员或拨打110报警,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同时,建议大家主动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短信拦截等功能,让专业工具为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共同筑牢全民反诈防线。